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

ECFA對台灣產業的影響_賴清德

文/大台南市市長參選人 賴清德

 3月底ECFA即將在台北進行第二次談判,陸委會發布訊息表示,推動ECFA將以政策透明化來祛除民眾疑慮並獲得民眾的支持,但事實上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並不瞭解ECFA的作用與內容,更遑論要支持,民進黨長期在立法院要求台灣與中國簽訂任何協定,應該透明、受國會和民意監督,然而馬政府卻是一路走來,始終蠻橫,完全不理會民眾的憂心。



 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後,小國墨西哥對上美國、加拿大兩位老大哥,由於經濟實力懸殊,至今造成墨西哥國內有130萬人失業,58萬人到美墨邊界作臨時工,中小企業紛紛倒閉;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後,中資大舉進入香港市場,年輕人事實上沒有在CEPA得到什麼好處,相反的,實際獲利者,是香港的大財團大地產商;馬政府最愛引用的「東協」,在今年中國加入後,由於印尼評估在中國貨的傾銷下,包括紡織、石化、製鞋、電子、鋼鐵、汽車零件、食品飲料、工程服務、化妝品、家具等產業將嚴重受創,於日前提出反對東協加一,要求中國加入後,暫緩實施零關稅,越南、泰國等國家也紛紛提出要求,以保護其國內產業。

 馬政府針對ECFA委託多家學術機構進行評估,姑且不論發布的評估結果真實性為何,政府不應只把ECFA造成的影響簡化為一些報告上的數字,因為每一個數字後面,都是一位台灣的人民、一個家庭的生活,ECFA對產業的衝擊,將最直接影響到勞工的就業問題,然而我們看到勞委會雖然號稱將編列365億元的勞工ECFA基金,卻回答不出其基金將補助的對象是哪些產業?這如何帶給民眾信心?

 另外,溫家寶說「在ECFA上,考慮兩岸經濟規模的差異,為了照顧台灣中小企業、廣大基層民眾,特別是農民,大陸可以『讓利』」。我們不僅從其話中看到,中國官方對台灣明顯的經貿統戰意圖,以經濟貿易的糖衣直接向台灣人民喊話,事實上,由於中國與台灣經濟體規模差異甚大,未來必定是中國貨藉ECFA大舉侵台。從過去的經驗我們看到,中國所謂的「讓利」說也是謊言,例如去年中國政府與國民黨宣稱將外銷一千二百噸柳丁到中國,結果只出口第一批六十噸,之後就被中國以檢疫未過為由就中止了;反而是中國農產品早就經由第三地進口來台,以低價、或跟台灣農產品混充販賣,強奪了台灣農民的收益。

 政府簽訂ECFA最嚴重的問題,就是台灣的經濟發展,不應該是為了中國的經濟服務,而不顧台灣社會的民生;我們要求,政府應拿出清楚明確的政策作為,任何行政部門與中國簽訂的協議,都必須經過國會之實質審查才可生效與實施,以清楚界定兩岸談判過程的底線;同時行政機關必須先就對台灣產業與勞工可能的成效利弊,向人民清楚報告。如果連最起碼的原則都說不清楚,甚至揚言不必舉行公投徵求人民同意,如此還有什麼資格要派員前去中國談判?談判的結果又怎麼可能對台灣人民有利?民主政府絕不容許此等獨裁專權作為。

(作者為現任立法委員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